在古代綠松石的命名竟然有這么多的講究
綠松石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屬于稀世珍寶,到元明清時,以彩寶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,到清代綠松石已經非常流行。
眾所周知,中國四大名玉是和田玉、獨山玉、岫玉、綠松石。其中,綠松石是唯一以“石”命名的玉石,可見其獨特的地位。但綠松石并不是它本來的名字,綠松石是在歷史演變中而來。在我國,綠松石這個名字,最早出現在清朝早期的文獻中。據《清會典圖考》記載:“黃帝朝珠雜飾,惟天壇用青金石,地壇用密珀,日壇用珊瑚,月壇用綠松石?!鼻宕G松石已經非常流行。
寶石學一代宗師章鴻釗在《石雅》中曾記載:“中國綠松石之名始于清,甸子之名始見于元,元史作‘碧甸子’,或‘云朗甸子’,即為綠松石?!边@段話的意思是:“此或形似松果,色近松綠,故曰松石”??梢?,清代綠松石在當時很是講究。
在我國古代,清代綠松石也有文字可考。其實,綠松石名字并不是一成不變的,根據地域不同也會有一些差別。宋元明時,綠松石被稱為“碧殿子”“碧靛子”“碧甸子”,簡稱“靛子”或“甸子”。南宋周密在《癸辛雜記》中說:“劉漢卿隨官軍至小國,去燕數萬.....碧殿子數尺高,豈所謂瑯玕者耶?!边@里的“瑯玕”就是為碧殿子,也就是我們說的綠松石。
回望清代綠松石的歷史演變過程,再結合綠松石的產出形態和顏色特征可以看出,綠松石在古代,大都以“青瑯”“瑯”和“琳”為名稱,比較準確地表明了綠松石的顏色,在古代算得上是似玉之石、可與軟玉并立的玉石。
尤其是“玉之生而圓者”“石似珠”,更是把結核狀綠松石描述得非常貼切。青瑯(瑯、琳)—襄陽甸子(碧旬子)—綠松石,這大概就是綠松石在中國歷史發展中不斷演變的名稱。
在清代綠松石開采使用率非常高?!逗蓖ㄖ靖濉贰多y縣府志》中曾記載:此地古采坑分布密集,可見采礦時代相當古老。清代綠松石名字已確定,并逐漸流行,中國農商部廖樹勛在1916年的《襄陽道綠松石》報告中曾記述,直到清代光緒年間,此處綠松石的原料除國內大量使用之外,還會買給印度、士耳其等國家。
在中國,綠松石有久遠的發展歷史,清代綠松石的名字確定之后一直沿用至今。在國外,綠松石的發展歷史也很悠久。綠松石的英文名是Turquoise,首次出現在13世紀,是土耳其寶石的意思,又叫土耳其玉、突厥玉。據相關史料記載,綠松石最初也是由土耳其進入歐洲的。綠松石的波斯語是Ferozah或Firozah,取勝利的意思,代表著人們美好的祝福。